海畔清風起,齊魯聚英才。
作為我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山東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此時,我國科技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科技盛會——中國科協年會,來到矢志邁向創新型省份前列的山東,高朋云集,青島、威海、泰安、濰坊、德州、日照……齊魯大地閃耀著科學創新的火花。
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科技創新“三步走”戰略目標,2020年我國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作為經濟大省、科技大省,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囑托,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聚力八大發展戰略,改革創新,賦能發展,創新型省份建設全面起勢,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在全國第六位,奮力蹚出一條創新引領的新路。
8月7日,隨著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科創板上市的鑼聲,山東省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7家。通過自主研發,高測股份已建立形成包括3項核心支撐技術及16項核心應用技術的核心技術體系,產品主要用于光伏行業硅片制造環節,覆蓋了全球光伏硅片產能前十名的客戶。“為助力高測股份順利上市,青島高新區優先保障土地使用指標,對接金融資本助力企業融資,開辟手續辦理綠色通道。”高測股份董秘尚華說,公司未來將在自主核心技術支撐下,以高硬脆材料系統切割解決方案在光伏行業的應用為重點,力爭成長為全球范圍內金剛線切割技術應用的創新者和領跑者。
山東著力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扎實推進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快速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工作。上半年,全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907家,較2019年全年入庫企業總量增長2386家,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兩年新增2500家以上。組織開展“科創板”培育庫企業申報工作,共受理企業入庫申請86家。遴選1195家科技型企業重點幫扶、精準服務,推動社會資本、科技人才和技術成果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是搶抓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動力。2019年,我省成立科技領導小組,出臺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全面加強對全省科技工作的指導和協調;組建山東省第一屆科技創新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和13個領域咨詢專家委員會,打造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思想庫”“智囊團”,創新型省份建設共建格局基本形成。7月2日,山東近年來首次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吹響了加快科技強省建設的沖鋒號。
不限專業,不論身份,誰有本事誰來干。勝利油田近日舉行一場“揭榜掛帥”、為一線生產難題尋找破題高手活動引起關注。油田在全油田范圍內組織開展“難題”征集活動,確定47個油田層面的生產難題,涉及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安全生產系數低等問題,在原油生產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勝利油田技術檢測中心腐蝕與防護研究所副所長王遂平,揭下了《關于解決油水井作業鉆地錨損傷地下管線及電纜難題》的難題榜。“‘揭榜掛帥’消除了以往各單位和團隊之間在創新研發中存在的信息‘孤島’,通過創新資源和信息的整合,打破‘壁壘’,集中優勢攻克難題。”勝利油田群團工作部副主任楊金友認為。
凝心聚力,改革攻堅。今年以來,全省科技系統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決策部署,科教領域改革攻堅穩步推進,針對科技資金分散、科技項目不聚焦等癥結,深化改革,破解難題,逐步構建完善的科技計劃管理體系。推動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流程再造,加強部門協同,有效解決科技資源配置碎片化問題。創新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組織管理模式,在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實施過程中,統籌推進科技攻關“揭榜制”和首席專家“組閣制”改革,加快推行項目經費“包干制”。廣泛征集技術創新需求967項,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2020年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指南(第一批)》,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顯著提高。
繼去年省財政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形勢下創紀錄地設立100億元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后,今年5月,我省印發《關于推進省級財政科技創新資金整合的實施意見》,提出省級財政每年設立不少于120億元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突出支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重特大科技攻關,同時對省屬科研院所、科學技術普及、科技獎勵和知識產權等繼續給予穩定支持。
當前,山東正處在由轉型發展向創新發展加速邁進的關鍵時期。無論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科技賦能都是山東的必答題。為此,山東著力重塑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組建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山東能源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截至今年上半年,22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已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17項,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3項,孵化科技型企業23家。濟南市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落地山東。布局啟動了“高端自主芯片”“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等8項大科學計劃和12項大科學工程,超級計算機升級項目、國際首個超算科技園等重大裝備落地,建成擁有27艘科考船的深遠海科考共享平臺、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藍鯨2號”半潛式鉆井平臺、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實現突破。
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建設科技強省,山東對海內外創新人才敞開懷抱。目前,住魯院士數量達到86人。截至6月底,共備案院士工作站329家,數量居全國前列。同時,山東積極為外國人才來華工作提供便利,在全國率先提出將外國專家“來華工作時間”調整為“為華工作時間”,允許外國專家以遠程方式執行引智項目;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審批流程,通過“不見面”方式為4690名外國人辦理工作許可。鼓勵使用離岸創新人才,疫情期間共認定41名離岸創新人才,與在魯工作的外國專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乘風破浪,創新攻堅。最新的一組數據令人欣喜,更鼓舞信心:今年上半年,山東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44.37%,比年初提高4.23個百分點;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固定投資占固定投資比重為45.3%,同比增長6.6個百分點,逆勢增長態勢明顯。13家國家高新區新注冊企業16890家,同比增長2.5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710.2億元,同比增長10.99%。全省技術市場共登記技術合同7617項,成交金額343.72億元,同比增長61.58%。今年5月,山東被國務院辦公廳列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激勵對象。齊魯大地正在奮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前列建設,用科技創新構筑新的發展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