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乳欲妇在线观看_乱丶伦丶图丶区69_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_京东学生认证

韓啟德主席在中國科協九大上的工作報告

訪問次數: 發布時間:2016-06-01
       各位代表: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切實履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全面推進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創新爭先、再立新功。

  我受中國科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各位代表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們、朋友們提出意見。

  五年來的主要工作

  中國科協“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科協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群團工作的整體部署和科協系統深化改革總體要求,堅持“想事干、創新招、強協調、重實效”的進取精神,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全面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圓滿完成中國科協“八大”確定的各項任務,形成了面向未來的科協事業發展新格局。

  第一,堅決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不斷保持和增強科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改革創新的歷史擔當和攻堅克難的強大勇氣,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奮力開拓發展的新境界,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國科協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自覺用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科協改革發展實踐,堅決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在深化改革中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地聽黨話、跟黨走。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和政治擔當,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始終,推動科協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對黨絕對忠誠,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與中央文獻研究室聯合編輯《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率先在科協系統組織學習。中國科協黨組和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在《人民日報》《求是》等新聞媒體發表學習體會文章,舉辦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國情研修班、科協八大代表讀書班,引導科技界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轉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自覺實踐。

  二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群團工作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扎實推進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印發《關于貫徹落實中央群團工作部署 加強和改進科協工作的意見》。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群團發展中存在的“四化”問題,堅持突出問題導向,推動制定《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確保中央關于群團改革的重大部署及時落實到位。

  三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全力推進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以強烈的大局意識積極穩妥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主動配合、積極作為,與有關部門密切溝通,在科技評估、技術標準研制、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國家科技獎勵推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強化監管,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有效帶動各地方科協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的全面推進。

  四是強化政治引領,推動科技界率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布《科技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議書》,引導科技工作者努力做愛國的公民、敬業的學者、誠信的同行、友善的專家。出臺《中國科協關于在科技界開展“作精神文明表率”活動的意見》,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作堅定理想信念的表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為國創新奉獻的表率、思想道德建設的表率、尊法守法的表率、科學文化建設的表率,得到科技界積極響應。組織“弘揚科學道德 踐行‘三個倡導’奮力實現中國夢”巡回報告活動,舉辦“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推出16期“抗日戰場上的中國科學家”專欄,實施“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專題節目,大力弘揚我國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社會反響熱烈。

  五是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扎實推進黨的建設。以“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廣交科技工作者之友”為載體,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出臺實施意見,深刻查擺“四風”問題,專項整治“庸、懶、散、浮、拖”等作風頑疾。積極支持配合中央巡視組開展專項巡視,深入開展“三查、三壓、三嚴”系列整改活動。突出“以三嚴三實促忠誠清廉、拼搏實干”的科協特色主題,結合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實施“黨建強會計劃”,夯實組織基礎,學會黨組織覆蓋率顯著提升。

  第二,以提升學術交流服務層次為突破口,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成效顯著

  一是學術交流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科協年會緊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針對性強,受到各方好評,龍頭作用凸顯。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化工學會等的學術年會已經成為本學科領域標志性學術支撐平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和青年科技創新沙龍等小型前沿高端學術會議影響力持續提升。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科技期刊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穩步提升。

  二是助力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新步伐。啟動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在19個示范市、3個副省級城市、3個省、14個學會開展試點,組織全國學會帶動科研機構和科技專家圍繞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需求實施協同創新,著力打通科技工作者進軍科技創新主戰場的通道,得到地方的高度認可和普遍歡迎。

  三是不斷開辟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渠道。根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在發展改革委具體指導下,積極承辦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獲得圓滿成功。與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共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意見》,形成長效機制。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具體措施。支持學會開展繼續教育,大力推動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組織“一線創新工程師培養”活動,深入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服務科技工作者特別是企業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不斷提高。

  四是科技助力邊疆和貧困地區發展的倍增效應初步顯現。與國家民委、中央統戰部等共同實施援疆援藏科技增效工程,深化科技人才合作機制,拓寬科普援疆援藏的渠道和平臺,提高當地造血能力。開展科技扶貧精準推送,以示范基地及龍頭企業為載體,加大面向農民的實用技術供給。充分發揮農技協等基層組織的作用,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優化獎補機制,服務現代農業發展。

  第三,以科普信息化為龍頭,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實現跨越式提升

  一是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認真履行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職責,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與地方簽署共建協議,開展綱要實施情況督查,完成第九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推動制定和頒布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啟動研究中國特色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現代化指數。編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并由國辦印發,將全民科學素質相關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舉辦“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編輯出版公民科學素質讀本,出版《知識就是力量》藏文、維文版,多渠道精準推送科學素質教育服務。

  二是科普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化助推科普工作全面創新提升,印發《中國科協關于加強科普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和“互聯網+科普”行動,打造科普中國品牌,大步推進科普內容、表達形式、傳播方式、運營管理機制創新。加強與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百度、騰訊的戰略合作,與中科院、教育部聯合推動科普創作、科普人才培養工作。

  三是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全國92家科技館實現免費開放。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注冊用戶、日均頁面瀏覽量快速增長,科普傳播能力顯著提升。著力加強科普基礎條件建設,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不斷向基層拓展延伸。

  四是主題科普活動的品牌效應日益顯現。精心打造升級版全國科普日活動,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廣泛吸引社會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突出回應公眾關切和社會熱點問題,加強各類主題的科普活動。聯合教育部開展英才計劃,改進高校科學營活動,精心組織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成功舉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意大賽。

  第四,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一是構建具有科協特色的科技智庫網絡。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制定《中國科協關于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的意見》。按照“小中心、大外圍”的思路,組建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推動特色研究基地建設。依托學會聯合體推進專業研究所建設,開放協作,集成資源,形成網絡化科技智庫格局。

  二是第三方評估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完善創新評估制度,成立以徐匡迪院士為主任的創新評估指導委員會。高質量完成國辦委托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基層公共醫療設施建設、使用和管理”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工作,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受國家科改辦和有關部委委托,開展職稱制度改革和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政策落實情況評估、863計劃績效評估、國家重點科研基地評估等,品牌效應正在形成,第三方評估工作對智庫建設的引領作用逐步凸顯。圍繞重大科技發展前沿,開展創新力評估,構建以科學創造力、技術創新力、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的國家創新力評價系統。

  三是一批重大決策咨詢成果對戰略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撐。提出建設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建議,積極配合發展改革委聯合推進。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法律問題,提出建立法律框架下的容錯糾錯機制的建議,保護科技工作者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圍繞機器人產業創新、“一帶一路”建設、貴州草海治理、京津冀霧霾治理、國內外科技領軍人才發展狀況等重大問題深入調研,扎實開展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深入實施學會決策咨詢資助計劃,支持各地科協開展科技思想庫建設試點工作,形成了一批高質量決策咨詢建議。

  第五,深入開展建家交友活動,不斷創新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機制

  一是打造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按照更加貼近科技工作者的要求,構建信息交流、政策服務、傾聽訴求的網上工作平臺,打造中國科協門戶網站、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科普中國三大服務平臺,建立“科協改革進行時”微平臺,面向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提供高效服務。

  二是大力宣傳基層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會同中宣部等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技宣傳工作的意見》。扎實推進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累計開展420余位老科學家的采集工作。推出趙忠賢、高福等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以“鄉村情?科技夢”和“企業一線創新力量”為主題,推選出100位優秀農村基層科技工作者和103位優秀企業基層科技工作者,面向基層一線科技人員的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

  三是啟動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支持所屬學會探索創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選拔機制、培養模式和評價標準,首批遴選182名年齡在32歲以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小人物”,連續3年給予穩定支持,引導基層一線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黃金期心無旁鶩、潛心工作,打造國家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后備隊伍。

  四是改革完善獎勵體系。按照中央有關部署和要求,參與推進院士制度改革工作。積極推進科協獎勵體系改革,重點突出對科技人物的獎勵,設立“全國杰出科技人才”獎、“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

  五是著力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針對學術論文“撤稿事件”果斷亮劍,聯合教育部等六部委,牽頭制定《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制定《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并由國辦印發。聯合教育部等部門印發《關于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配合中央改革辦,開展深化科技評價導向改革研究工作。會同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持續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

  第六,拓展國際民間科技交流的渠道,推進開放協同創新邁上新平臺

  一是成功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以“協同融合共贏,引領智能社會”為主題,聯合工信部、北京市政府共同舉辦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產生廣泛影響。積極搭建在創新前沿主導國際合作的平臺,成功舉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8屆大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科技會議,全國學會學術活動的國際化元素不斷增強。

  二是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成效顯現。依托深圳前海、上海自貿區、武漢光谷、蘇州等創新創業密集區,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創業孵化、專業服務保障等功能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業平臺,吸引各類海外高端人才來華創新創業。以民辦非企方式培育出以深圳光啟研究院等為代表的一批新型科研機構。深入實施“海智計劃”,成立“海歸創業聯盟”,加強聯系和吸引海外人才力度。

  三是不斷提升我國科技界的國際話語權。支持我國科學家參加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組織活動,900余人在國際民間科技組織中擔任各類職務。與有關部委聯合做好國際民間科技組織人才培養和推送工作。鼓勵支持相關學會主動參與、承辦、發起國際科學計劃。會同教育部、人社部、財政部等部門,做好加入《華盛頓協議》準備工作,推動我國工程教育國際互認。

  第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加強自身建設

  一是以領導機構和機關改革為切入點,扎實推進科協系統深化改革。提高科協領導機構中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代表比例,建立兼職副主席輪流定期駐會制度和選拔一名掛職書記處書記駐會工作制度。強化服務基層導向,將17個所屬事業單位壓減至15個,重組設立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全國“雙創”服務中心、農村技術服務中心、創新戰略研究院、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擴大中國科協機關與學會、地方科協的人員雙向掛職交流規模與范圍。

  二是改革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開局良好。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專項,穩定支持學會發展,獲得顯著成效。建立優勝劣汰的學會動態調整機制。指導18個學會聯合成立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其他幾個重點領域的學會聯合體正在籌建中,社會反響良好。重構學會的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監事會和辦事機構,試行理事會聘任秘書長制,推動秘書長職業化。

  三是推動科協組織向基層延伸,擴大有效覆蓋。按照“六個哪里”的要求,加強科協基層組織建設。聯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茀f工作的意見》,支持有關省市建立“高校科協聯合會”,推動建立全國高??茀f聯盟。與農業部聯合出臺《關于支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開展農技社會化服務的意見》,鼓勵支持鄉鎮依托農技站建立鄉鎮科普協會,打造農村專業技術協會2.0版。與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意見》,著力推動企業(園區)科協組織建設。

  四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充分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堅持以事業發展凝聚人才、培養人才,燃燒干事創業打拼熱情。深化干部選拔制度改革,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嚴格選人用人程序,切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力,干部滿意度大幅度提高,對科協事業發展的向心力顯著增強,機關作風和政治生態明顯轉變。加強面向基層和學會工作人員的培訓,增強履職能力。

  各位代表,同志們!

  過去的五年,是科協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落實中提升、不斷開拓創新的五年,也是科協事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成就輝煌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結果,凝結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協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拼搏、智慧和汗水。黨中央、國務院對科協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科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書記處每年聽取科協工作匯報,并提出明確要求。李源潮同志多次聽取科協匯報,直接領導、具體指導了多項工作的開展,使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科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并以本次大會的名義,向黨中央、國務院,向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向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協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回顧5年來的工作,我們深刻體會到:

  --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是科協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科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必須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必須把學習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穿始終,必須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有機統一起來,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強化政治擔當,不斷夯實黨在科技界的執政基礎。

  --堅持以鮮明的問題導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是科協事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完成黨中央對科協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提升對創新發展的支撐能力,更廣泛地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斷保持和增強科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必須始終樹立以問題為導向的改革思維,下大力氣解決科協組織與科技工作者聯系不親不緊的突出問題,破除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障礙,真正從思想上做到對科技工作者的團結凝聚,以工作手段信息化、組織體系網絡化、治理方式現代化促進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建設,不斷為科協事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把學會工作作為主體工作,是科協進軍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重要組織保障。促進科學技術繁榮,助力創新驅動發展,必須夯實學會這一聯系科技工作者的組織基礎,以推動學會治理方式和治理結構現代化為突破口,全面釋放學會的發展活力,使之成為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重要紐帶,真正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持“想事干、創新招、強協調、重實效”的進取精神,是科協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經驗。發揮科協的群團組織優勢,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樹立科協的地位,就必須緊緊圍繞中心,確立科協事業發展的重心,謀劃轉型升級的方向;就必須以更加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創造性地提出新機制、新思路、新手段;就必須以更加開放的理念,善于協同,主動配合,贏得黨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須以更加務實的作風,踏石留印,虛功實做,追求一流實績。

  這些經驗來源于過去五年的持續探索和奮力實踐,是未來五年科協事業不斷發展的寶貴財富。展望未來,科協事業面臨著更加繁重和光榮的任務。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面履行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們的重要職責,滿足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科協各項工作尚有明顯差距,改革發展任重道遠。主要表現在:機關化行政化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廣泛存在,與科技工作者聯系不親不緊的問題依然突出,在發展中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仍面臨不小挑戰。能力不足問題凸顯已成為支撐引領創新發展的明顯短板。學會發展不均衡,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落后嚴重制約學會主體作用的發揮。科協組織體系不健全,特別是基層組織薄弱的局面亟待扭轉。未來五年,加快突破這些瓶頸制約,關系到科協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以解決。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們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新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民族復興,首要是科技工作者的天賦人責!

  縱觀當今世界,科技浪潮風起云涌,學科領域發展千帆競進、百舸爭流,不斷形成具有根本性的群體性突破。宇宙演化、粒子奧秘、生命起源、意識之謎等重大科學領域的探索日漸深化,不斷開辟人類認知世界、認識自身的新視野。學科間交叉融合的廣度深度前所未有,跨界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引發科研范式和創新模式的重大變化,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持續注入強勁動力。蓄勢待發的變革浪潮,正加速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新的飛躍發展,重塑國家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動能和格局。創新強則國富強,創新競爭根本上成為人才之爭、體系之爭。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恰與我國發展動力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同頻共振,為我們開啟了一個重要的戰略窗口期,機遇難得、形勢逼人。能否積極順應和有效駕馭這次潮流,乘勢而上,攸關國家興衰未來,決定著我國在未來世界新格局中的戰略主動。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雖已成為科技大國,但同建成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相比,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大個頭經濟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已成為我國發展的心頭之憂,創造新產業、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儲備遠遠不夠,產業還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的核心技術自給不足成為供給側的最大短板。在攸關民族未來命運的歷史關頭,我們決不可重蹈曾與多次科技和產業變革失之交臂、痛失發展機遇的歷史覆轍!

  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我國的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戰略高技術等關系國家安全和綜合國力競爭的眾多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一些領域實現了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領跑的轉變,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突破8100萬,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奠定了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新發展的強大基礎。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科學把握世界發展大勢,以強大的創新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鮮明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擺在首位,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資源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頂層設計創新驅動發展,繪就了新時期建成創新型國家、向世界科技強國目標邁進的宏偉藍圖。這是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歷史宣言,是賦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千鈞重任!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深刻變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賦予重任、寄予厚望。我們必須以強大的歷史擔當,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勇立創新變革的時代潮頭,瞄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自覺肩負起第一動力和第一資源作用,攻堅克難、創新爭先,努力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建功立業!

  未來五年的工作建議

  科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國家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以更大的作為廣泛團結起8100萬科技工作者,匯聚起推動國家創新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強大力量。2015年,是科協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年。黨中央從執政興國、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戰略高度,頂層設計科協改革發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科協改革發展工作,中央書記處多次研究科協改革工作。2016年3月11日,中央印發《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科協組織新時期改革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習近平總書記在本次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吹響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角,賦予科技工作者更加光榮偉大的使命,對新時期科協組織創新發展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廣大科協工作者要充分認識黨中央對我們寄予的深切厚望,切實擔負起自我革新、加快發展的艱巨任務,緊密圍繞服務科技工作者、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公民科學素質提高、服務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的核心任務,以工作手段信息化、組織體系網絡化、治理方式現代化,扎實推進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建設,永葆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社會組織、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

  未來五年,各級科協及所屬團體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短板攻堅爭先突破、前沿探索爭相領跑、轉化創業爭當先鋒、普及服務爭做貢獻,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

  第一,強化對科技工作者的團結引領,更好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一是加強對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領,組織科技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強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引導科技工作者率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宣傳優秀科學家、杰出科技人才的先進事跡和愛國情懷,繼續實施好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扎實推動“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突出對基層、一線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宣傳,展示科技工作者的突出貢獻和感人事跡,弘揚創新精神,激發科技工作者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強國之行,鼓勵科技人員樹立創新自信,弘揚“安、專、迷”的精神。三是針對科技工作者普遍關切的重大問題,加強調查研究,結合科技工作者隊伍結構和思想狀況新變化,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和服務工作,積極為科技工作者排憂解難,更好的引導科技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

  第二,以拓展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通道為著力點,充分激發和釋放創新創業潛力。一是著眼于培養后備科技領軍人才,深入實施“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發揮學會和學會聯合體的同行舉薦作用,重點資助32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自主選題開展原創性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擴大支持范圍。加大托舉工程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重點研發計劃的對接,形成對青年人才職業成長接續支持的重要平臺。二是著眼于培養符合一線需求的適用人才,擴大學會面向科技工作者開展繼續教育的覆蓋面,開展企業創新方法培訓、知識產權巡講,積極組織引導企業一線科技人員立足技術創新實踐,干中學、用中學。三是著眼于提升我國科技界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推薦我國優秀科學家有組織、有計劃地進入國際科技組織領導層,在重要國際組織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構建民間對外科技人文交流新格局。四是著眼于改進創新人才表彰舉薦機制,擴大同行專家推薦渠道,以“全國杰出科技人才”獎、“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為重點,探索設立“杰出工程師”等具有廣泛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獎項,形成全國學會、地方科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科技人物獎勵體系。落實院士制度改革要求,突出學術導向,嚴格標準程序,做好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五是著眼于優化學術環境,推動落實好《關于優化學術環境的指導意見》,建立學術不端行為獨立調查機制,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構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長效機制。

  第三,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一是聚焦科技發展前沿,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優化學術會議結構,以互聯網思維深化學術交流方式創新,使面對面的學術交流和依托互聯網的線上交流相互補充,提高學術交流的實效。二是積極推動科技評價導向改革,用好第三方評估手段,發揮學會的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束縛和阻礙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學術環境的顯著優化,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做出貢獻。三是實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知名科技期刊,支持辦好一批專業高端科技期刊,辦好一批面向行業和社會的應用型科技期刊,辦好一批面向公眾的科學普及類期刊。四是健全學術發布制度,定期面向社會發布學科發展系列研究報告,明確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發展趨勢,促進學科資源開放共享,引導學科發展。五是支持全國學會與地方學會加強聯系,對地方學會業務活動提供指導,面向地方學會會員聯合舉辦小型前沿專題研討班、培訓班,幫助地方科技工作者拓展視野、把握前沿。

  第四,助力創新驅動發展,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經濟建設主戰場。一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以促進區域發展轉型升級為目標,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廣泛動員組織學會參與創新驅動助力工作,支持企業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形成進軍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標志性行動。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推出一批創新驅動優秀示范典型,加大對地方科協的指導力度,打造助力工程地方支撐樞紐,提高對創新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二是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促進科技工作者向企業轉移技術成果或創新創業為重點,發揮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的紐帶作用,建立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創新驅動示范市設立金融扶持機制,促進郵儲銀行與學會開展業務合作,與中國保監會、中國人保集團共同推進科技保險機制建設。三是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關于共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意見》,打造“雙創活動周”品牌,探索“互聯網+創新創業”公共服務模式,加快建設“雙創”在線平臺,建設全國雙創服務中心,促進資源整合,推動解決創新資源碎片化孤島問題。持續開展“講、比”活動和全國基層評選表彰活動。四是與發展改革委共同推進產業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加大協同創新力度。五是大力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海歸創業聯盟作用,吸引動員更多海外優秀人才和團隊來華創新創業。推動在港澳地區建立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探索兩岸四地創新人才協同創業新模式。加強與國際主要對口組織的交流合作,建立雙邊科學家高層戰略對話機制。六是開展科技精準扶貧,會同國家扶貧辦協調科技界積極參與科技支撐脫貧攻堅工作,在實用科技成果開發、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專業農技人員培訓等方面,集中力量做好一批有影響、有帶動作用的示范項目。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等為重點,強化對科技薄弱地區的精準扶持。

  第五,以建立普惠共享的現代科普體系為切入點,全力開創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的新局面。以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為主線,以科普信息化為核心,著力實施“互聯網+科普”等六大工程,全方位創新科普理念和服務模式,形成聯合協作的全社會科普大格局,實現我國科普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達到創新型國家水平的目標。一是實施“互聯網+科普”建設工程,匯聚各方力量打造“科普中國”品牌,深入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建設科普服務云,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搭建面向學會和地方科協的科普資源集成共享平臺,提升優質科普內容供給能力和精準服務水平。二是實施科普創作繁榮工程,推動設立國家科普創作基金,重點支持科幻創作,設立國家科幻獎項,舉辦中國國際科幻節,推動科普產品研發與創新。三是實施現代科技館體系提升工程,建設虛擬現實科技館,推動實體科技館建設,完善流動科普設施,建設科技館標準體系及協同機制,大幅提升科技館的覆蓋面和利用率。四是實施科技教育體系創新工程,推動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模式,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為具有科學潛質的青少年未來從事科研事業創造條件和機會。五是實施科普傳播協作工程,促進科研活動和科普工作的協同發展,推動傳統科普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六是實施科普惠民服務拓展工程,開展好全國科普日等重點科普活動,發揮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的示范引領作用,聯合文化部在全國開展“科普文化進萬家”活動,大力提升基層科普服務能力。

  第六,以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為抓手,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一是著力發揮第三方評估對智庫建設的支撐引領作用,圍繞國家科技創新戰略、規劃、政策、人才、項目、基地、制度等的實施效果、社會影響,開展持續評估,推出雙創政策落實情況評估報告、國家創新力評估報告、優化學術環境任務落實評估報告等一批標志性成果。二是著力加強對科技前沿、創新前沿的戰略研判,主動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發展趨勢,緊緊圍繞信息、能源、材料、生命科學創新前沿,加強前瞻研判。三是著力完善科技創新智庫體系建設,按照現代院所制度要求做實做強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依托學會聯合體建設一批專業研究所,依托地方科協建設一批區域研究基地,拓展智庫對外交流合作渠道,推進智庫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建設創新引領、國家倚重、社會信任、國際知名的高端科技智庫。四是著力強化智庫的政策服務功能,建立科技政策數據庫,實現政策信息共享;加強對政策工具的深入解讀,面向不同的科技工作者群體提供咨詢服務;面向科技工作者和企業關注的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推動出臺相關政策;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戰略合作,依托科技創新服務云平臺、科技傳播中心、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體系,提高政策的精準推送能力。五是著力打造智庫品牌,堅持開放和前沿導向,辦好“中國創新50人論壇”、“中國科技政策論壇”等活動,深度挖掘學術會議資源,積極參與立法咨詢,完善人民團體協商機制,加快智庫成果轉化。

  第七,全面落實《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改革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建設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開展網上“建家交友”活動。推動科協組織向高校、研究院所、園區、企業和農村延伸,建設全國科協基層組織網,拓寬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聯系渠道。出臺加強縣級科協工作的意見。二是深化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全面推進會員結構、辦事機構、人事聘任、治理結構、管理方式改革,提升學會創新和服務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凝聚力不夠、活力不強、組織松散等突出問題,真正把學會做實做強做好。建立優勝劣汰的學會動態調整機制。在總結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清潔能源、軍民融合、信息等領域學會聯合體的建設工作。三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擴大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進一步服務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改革,拓寬學會參與公共科技服務渠道,引導學會積極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市場競爭,及時對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學會進行風險評估,為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加廣闊的工作平臺。四是在全國學會和地方科協開展深化改革試點工作,注重學會改革和機關改革、科協系統上下改革的聯動,形成系統效應。

  第八,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加強科協組織自身建設。一是突出和增強科協組織的政治性。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黨風廉政建設,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科協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筑牢思想道德防線,切實擔負起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任務。二是加強學會黨建工作,建設強有力的學會黨組織,明確學會黨組織功能定位,改革工作機制,推動學會黨組織切實發揮好政治核心作用。在學會理事會層面開展黨建試點工作,探索學會聯合設立黨組織,確保學會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積極推動在科協設立科技社團黨工委,探索科協黨組領導學會黨的工作的新機制,有效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精心設計學會黨建活動方式和內容,打造黨建強會活動品牌。三是持續推進科協系統作風建設,打造一支思想作風優良、勇于改革進取、善于攻堅克難的干部隊伍,形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各位代表、同志們!

  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稟賦,是科協事業繁榮發展的源泉所在。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始終是引領科協組織不斷前行的動力和指南。處于新的歷史起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勁推動下,科協事業已迎來繁榮發展的春天。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體科協工作者一定能夠秉持剛健日新的改革精神,團結奮進、拼搏進取,不斷開創科協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凝聚起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